干细胞分裂次数限制(干细胞可以分化多少次)
- 作者: 朱清妤
- 来源: 投稿
- 2025-01-15
1、干细胞分裂次数限制
干细胞分裂次数限制理论
干细胞分裂次数限制理论指出,干细胞不能无限次分裂并保持自我更新能力。经过一定次数的分裂后,它们将丧失自我更新能力,并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类型。
海夫利克极限
该理论最初由伦纳德·海夫利克在 1961 年提出,后来被称为海夫利克极限。海夫利克观察到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在培养皿中最多只能分裂约 50 次,然后便进入衰老期并死亡。
端粒缩短干细胞分裂次数限制的原因在于端粒缩短。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重复 DNA 序列。每次细胞分裂,端粒都会缩短。当端粒缩短到临界长度时,细胞就会进入衰老期并停止分裂。
绕过海夫利克极限
在某些情况下,干细胞可以绕过海夫利克极限并无限次分裂。例如:
端粒酶激活:端粒酶是一种酶,可以延长端粒,从而允许细胞分裂更多次。
癌细胞:癌细胞具有失控的端粒酶活性,使其能够无限次分裂。
干细胞衰老的重要性
干细胞衰老对于衰老过程和癌症发展至关重要。
衰老:干细胞衰老被认为是衰老过程中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癌症:干细胞可以绕过海夫利克极限并无限次分裂,从而导致癌症的形成。
结论干细胞分裂次数限制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干细胞不能无限次自我更新。这种限制由端粒缩短引起。某些因素可以绕过这一限制,导致细胞无限次分裂,包括端粒酶激活和癌症。
2、干细胞可以分化多少次
干细胞的潜在分裂次数因细胞类型而异,但通常如下:
胚胎干细胞 (ESC):理论上无限次
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有限,约为 3060 次分裂
成体干细胞:有限,具体次数因干细胞类型而异,通常为 10100 次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