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培养实验指导(打干细胞为什么要打2次)
- 作者: 郭无恙
- 来源: 投稿
- 2025-01-29
1、干细胞培养实验指导
干细胞培养实验指导
材料:干细胞培养基
无血清培养基(仅用于传代)
FBS(胎牛血清)
传代试剂(胰蛋白酶或EDTA)
培养瓶或培养皿
移液器和吸管
细胞计数板和计数液(台盼蓝)
培养箱步骤:
1. 细胞复苏:
将冻存的干细胞从液氮中取出,快速置于37°C水浴中解冻。
解冻后,立即用预热的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细胞悬液。
将稀释后的细胞悬液小心转移到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瓶或培养皿中。
将细胞置于培养箱中(37°C,5% CO2)。
2. 传代:
当细胞生长到8090%汇合度时,传代细胞。
去除培养基,用传代试剂处理细胞(胰蛋白酶或EDTA)。
孵育细胞一段时间(视传代试剂而定),然后用培养基终止反应。
将细胞悬液转移到预先装满培养基的新培养瓶或培养皿中。
将细胞置于培养箱中。
3. 细胞计数:
将细胞悬液稀释到适当的浓度(通常为1:10或1:20)。
使用细胞计数板和台盼蓝计数细胞。
计算细胞数量(每毫升细胞数)。
4. 分化:
对于多能干细胞,可以通过添加特定生长因子或营养因子来诱导分化。
观察细胞形态和标记物表达,以确认分化程度。
培养条件:
温度: 37°C
CO2浓度: 5%
湿度: 95%
培养基信息:
干细胞培养基: 含FBS(通常为1020%)和其他补充剂的完整培养基。
无血清培养基: 用于传代的无FBS培养基。
注意事项:
操作时保持无菌条件。
避免过度传代,因为这会导致细胞衰老。
定期监测细胞生长和健康状况。
处理传代试剂和培养基时要小心。
遵守适当的生物安全程序。
2、打干细胞为什么要打2次
一般情况下,打干细胞不需要打2次。
通常,干细胞移植手术只需进行一次。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移植后的恢复情况,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第二次移植以提高治疗效果。
第二次移植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移植失败:第一次移植后,干细胞可能无法在患者体内存活或发挥作用。
复发:第一次移植后,患者的疾病复发了。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第一次移植后,移植的干细胞攻击了患者的健康细胞。在严重的情况下,第二次移植可能有助于控制 GVHD。
第二次移植可能风险更大,因此医生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进行。
3、细胞培养的基本步骤
细胞培养的基本步骤
1. 细胞系的获得
从组织或细胞库中获取细胞系。
确定细胞系类型和特性。
2. 培养基的配制
根据细胞系的需要配制合适的培养基。
培养基通常含有必需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抗生素。
3. 细胞接种
将细胞悬浮在培养基中。
将细胞接种到培养容器中,例如培养瓶或培养皿。
细胞密度应根据细胞系而定。
4. 培养条件的建立
提供适当的培养条件,包括:
温度:通常为 37°C。
二氧化碳浓度:通常为 5%。
湿度:保持在高水平(95% 以上)。
5. 培养物监测
定期检查培养物,监测细胞生长、形态和健康状况。
检查培养基颜色、 pH 值和浑浊度。
6. 细胞传代
当细胞达到融合度(8090%)时,需要传代。
用胰蛋白酶或其他蛋白酶消化细胞。
收集细胞,计数并按所需接种到新的培养容器中。
7. 培养物冻存
为了长期保存细胞系,将其冻存在液氮中。
使用二甲基亚砜 (DMSO) 或其他冷冻保护剂。
8. 污染控制
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培养物污染。
使用无菌技术。
定期检查培养物是否存在污染迹象。
其他注意事项
使用高质量的培养基和试剂。
使用合适的培养容器和设备。
保持培养室清洁且受控。
定期校准设备。
遵循适当的废物处理程序。
4、采集干细胞前的准备
采集干细胞前的准备
术前评估:
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血液检查(全血细胞计数、生化检查、凝血功能检查)
胸片或胸部 CT 扫描
心电图检查是否有感染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
禁食:在采集前 812 小时停止进食固体食物
在采集前 2 小时停止饮用液体
穿刺部位准备:
确定穿刺部位(通常在骨盆后部或胸骨)
剃除穿刺部位的毛发
清洁穿刺部位
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接受过放疗或化疗,可能需要给予 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提高血细胞计数。
根据需要,可给予镇静剂或麻醉剂。
其他注意事项:
与医护人员讨论手术程序和潜在风险。
告知医护人员任何正在服用的药物或补充剂。
带上舒适的衣服和鞋子,以便在采集后穿着。
安排好术后交通工具。
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去就诊,以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