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怎么献血(造血干细胞献血和普通献血的区别)
- 作者: 杨知栀
- 来源: 投稿
- 2024-12-11
1、造血干细胞怎么献血
造血干细胞捐赠流程
1. 联系登记
联系中华骨髓库或当地血库登记,了解捐赠资格。
填写申请表并提供血液样本进行 HLA 分型。
2. 预筛查
接受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病史评估。
确认捐赠资格并安排捐赠日期。
3. 动员
注射生长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释放到血液中。
通常需要每天注射 57 天。
4. 采集造血干细胞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PBSC):
使用机器通过静脉提取含干细胞的血液。
过程需要 46 小时,通常分 23 天进行。
骨髓采集:
从髋骨中抽取少量骨髓。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约需 12 小时。
5. 捐赠
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将通过输血给接受者。
捐赠后,身体会自然补充干细胞。
注意事项:
捐赠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自己的健康。
捐赠者通常在捐赠后 2448 小时内康复。
捐赠者的信息将保密,仅用于与移植受者匹配。
2、造血干细胞献血和普通献血的区别
造血干细胞献血和普通献血的区别
1. 采集方式
普通献血: 从手臂静脉采集全血。
造血干细胞献血: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从手臂静脉采集全血,然后经过特殊仪器分离出干细胞。
骨髓捐献: 从髋骨或胸骨中抽取骨髓。
2. 目的
普通献血: 提供给需要输血的患者。
造血干细胞献血: 为白血病、淋巴瘤、地中海贫血症等疾病患者提供移植用的造血干细胞。
3. 采集量
普通献血: 通常一次采集 450500 毫升全血。
造血干细胞献血: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通常采集 24 次,每次采集约 300400 毫升全血。
骨髓捐献: 一次性采集 毫升骨髓。
4. 采集过程
普通献血: 通常需要 4560 分钟。
造血干细胞献血: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每次采集需要大约 35 小时。
骨髓捐献: 手术过程通常需要 12 小时。
5. 术后恢复
普通献血: 术后休息 1530 分钟,即可恢复日常活动。
造血干细胞献血: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术后可能需要休息 12 天。
骨髓捐献: 手术后需要住院 13 天,术后恢复期为 24 周。
6. 献血间隔
普通献血: 男性每 8 周可献 1 次,女性每 16 周可献 1 次。
造血干细胞献血: 每次捐献后需要间隔 612 个月才能再次捐献。
7. 捐献条件
普通献血: 年龄 1855 岁,身体健康,体重在 50 公斤以上。
造血干细胞献血: 年龄 1855 岁,身体健康,体重在 50 公斤以上,HLA 分型与患者匹配。
8. 风险
普通献血: 低风险,可能出现短暂的晕针或手臂酸痛。
造血干细胞献血: 有一定风险,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可能出现暂时性血小板减少,骨髓捐献则可能出现手术并发症。
.jpg)
3、造血干细胞献血相当于多少献血
造血干细胞献血相当于献全血 20~30 次
4、造血干细胞献血和献血区别
造血干细胞献血和献血的区别
1. 采集方式
造血干细胞献血:通过抽血或从骨髓中采集。
献血:仅从手臂静脉中采集全血。
2. 目的
造血干细胞献血:旨在拯救患有白血病、淋巴瘤或其他血癌和免疫缺陷的患者。
献血:旨在补充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血液供应,以满足输血需求。
3. 采集量
造血干细胞献血:通常采集 400600 毫升造血干细胞(约占血液体积的 1%)。
献血:通常采集 450 毫升全血(约占成人血液体积的 10%)。
4. 恢复时间
造血干细胞献血:骨髓采集可能导致手术部位疼痛,通常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献血:静脉采集一般不会导致持续不适,通常在几个小时内就能恢复。
5. 献血资格
造血干细胞献血:对年龄、体重、健康状况和旅行史有严格要求。
献血:对年龄、体重、健康状况和风险行为有较宽松的要求。
6. 献血频率
造血干细胞献血:通常一生只能献血一次。
献血:男性每 56 天可以献一次全血,女性每 84 天可以献一次。
7. 风险
造血干细胞献血:骨髓采集可能引起疼痛、瘀伤和感染等风险。
献血:静脉采集可能引起晕眩、脱水和铁缺乏症等风险。
8. 补偿
造血干细胞献血:通常不提供任何补偿。
献血: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可能会提供免费食物、饮料或小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