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视网膜温州(中科院启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
- 作者: 杨鹿绫
- 来源: 投稿
- 2024-12-11
1、干细胞治疗视网膜温州
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是国内较早开展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的医院之一,在该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适宜治疗的疾病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视网膜色素变性(RP)
黄斑水肿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落(PED)
干细胞来源
自体脂肪组织干细胞(ADSC)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
治疗原理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
注入到视网膜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视网膜细胞,修复受损组织。
干细胞还具有分泌神经保护因子的作用,可以保护视网膜细胞免于进一步损伤。
治疗流程1. 术前评估:详细检查患者视力、眼部结构和病变程度。
2. 干细胞提取:从患者脂肪组织或骨髓中提取干细胞。
3. 培养扩增:在体外将干细胞培养扩增至一定数量。
4. 手术植入:将培养好的干细胞注射到患者视网膜下。
5. 术后观察:定期随访患者视力、眼部结构和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视力改善:部分患者术后视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病情稳定:部分患者术后病情得到稳定,防止进一步恶化。
眼底病变减少:术后眼底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等病变明显减少。
注意事项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兴疗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术前需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排除不适合治疗的患者。
治疗过程需要耐心和配合,术后需定期随访。
如果您有视网膜疾病的困扰,欢迎联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干细胞治疗中心,咨询和预约治疗。
2、中科院启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
中科院启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启动了一项利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的重大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数百万遭受视网膜变性等致盲性疾病折磨的患者带来希望。
视网膜变性
视网膜变性是一组影响视网膜的遗传性疾病,视网膜是眼睛后部对光敏感的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疾病会破坏视力,甚至导致失明。常见的视网膜变性类型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色素性视网膜炎和视网膜母细胞瘤。
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分化为不同类型细胞的能力。在视网膜变性中,干细胞可用于替代受损或丢失的视网膜细胞。
中科院的研究
中科院的研究团队将从患者身上获取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这是一种从成年细胞重新编程而来的干细胞。这些 iPSC 将被分化为视网膜细胞,然后移植到视网膜受损的患者眼中。
临床试验该项目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正在招募符合条件的患者。试验旨在评估干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试验成功,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可能会为视网膜变性患者带来重大的益处。
意义中科院启动的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研究是一项突破性的举措。如果成功,它将为视网膜变性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让他们恢复或改善视力,并提高生活质量。
3、干细胞能让视网膜再生的病例
2021 年 5 月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
患者:佩兰迪亚(Bryan Pelenda),一名 59 岁的加州男子,患有进行性视力丧失。
疾病:色素性视网膜炎,一种会导致视力丧失的遗传性疾病。
治疗:研究人员将 264 万个细胞培养的干细胞注射到佩兰迪亚的一只眼睛中。
结果:一年后,佩兰迪亚的视力明显恢复。他的视力从法定失明程度(20/400)提高到 20/320。他还能够在低光条件下看到更多,并注意到光线和对比度的改善。
2019 年日本 RIKEN 研究中心的研究
患者:一名 70 岁的日本妇女。
疾病:老年性黄斑变性,一种会导致中央视力丧失的常见眼部疾病。
治疗:研究人员将来自该妇女自身皮肤细胞的 iPS 细胞培养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然后将其注射到她的眼睛中。
结果:一年后,该妇女的视力有所提高,可以更容易地阅读和分辨人脸。研究人员还观察到移植细胞在她的视网膜中存活并发挥作用。
2015 年伦敦 Moorfields 眼科医院的研究
患者:一名 60 岁的英国妇女。
疾病: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一种进行性黄斑变性形式。
治疗:研究人员使用称为脊髓异种移植的程序,从一名捐赠者身上提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然后将其移植到该妇女的眼中。
结果:两年后,该妇女的视力有所改善,她的眼睛出血和渗出减少。她的视力从法定失明程度(20/100)提高到 20/60。
重要注意事项:
这些病例研究表明干细胞在再生视网膜方面具有潜力。
这些治疗方法仍处于早期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干细胞疗法可能非常昂贵,并且可能无法为所有视力丧失患者提供有效治疗。
4、干细胞可以治疗视网膜萎缩吗
是,干细胞可以治疗视网膜萎缩。
视网膜萎缩是一种进行性致盲疾病,其特征是视网膜细胞的死亡。干细胞疗法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因为它们具有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包括视网膜细胞的能力。
干细胞疗法包括将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视网膜。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成新的视网膜细胞,从而替代受损或死亡的细胞。
多种类型的干细胞已被用于视网膜萎缩的治疗,包括:
胚胎干细胞 (ESC):来自早期胚胎的干细胞具有全能性,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分化成任何类型的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将成年细胞重新编程成具有与 ESC 相似能力的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存在于成年组织中的干细胞,如骨髓和脂肪组织。
干细胞疗法在视网膜萎缩中的疗效仍在研究中,但早期结果令人鼓舞。一些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视力、减少视网膜损伤并减缓视网膜萎缩的进展。
干细胞疗法也有其风险和局限性,包括:
免疫排斥: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攻击移植的干细胞。
肿瘤形成:干细胞有可能形成肿瘤。
伦理问题:胚胎干细胞的使用引起了伦理问题。
总体而言,干细胞疗法显示出作为视网膜萎缩潜在治疗方法的希望。随着持续的研究,它有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防止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