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肠道干细胞提取(骨片法提取小鼠间充质干细胞)
- 作者: 郭北棠
- 来源: 投稿
- 2025-01-02
1、小鼠肠道干细胞提取
小鼠肠道干细胞提取
材料:68 周龄的 C57BL/6J 小鼠
无菌手术器械
70% 乙醇
冷 PBS
5 mM EDTA
克罗恩氏酶(Dispase II)
Leibovitz's L15 培养基(添加 1% FBS)
DMEM/F12 培养基(添加 10% FBS、1x B27、1x N2、1 mM N乙酰葡糖胺)
步骤:1. 小鼠安乐死和肠道切除:
将小鼠安乐死,用 70% 乙醇擦拭腹部。
在腹腔中线切开,取出生殖腺周围的肠段。
2. 肠段清洗:
在冷 PBS 中冲洗肠段,去除粪便和残留物。
用 5 mM EDTA 处理肠段 30 分钟,去除黏液层。
3. 酶解:
将肠段切成小块,在含有克罗恩氏酶 (0.8 mg/mL) 的 Leibovitz's L15 培养基中消化 60 分钟,37°C。
4. 过滤和离心:
将消化后的组织物通过 70 μm 细胞筛网过滤。
在 1,200 rpm 下离心 5 分钟,收集沉淀物。
5. 细胞培养:
将沉淀物重悬于 DMEM/F12 培养基中。
将细胞接种到预涂有 Matrigel 的培养皿中,37°C、5% CO2 孵育。
细胞表征:
要确认分离出来的细胞是肠道干细胞,可以进行以下表征:
标记表达: 免疫荧光染色或 FACS 分析检测 Lgr5、Bmi1 或 Sox9 等肠道干细胞标记。
克隆形成: 将分离的细胞铺板,形成克隆,观察克隆的大小和形态。
分化潜力: 将分离的细胞分化成肠系膜和肠上皮细胞,以证明其多能性。
2、骨片法提取小鼠间充质干细胞
骨片法提取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
材料和设备
小鼠脊椎
无菌手术器具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 (DMEM) 培养基
胎牛血清 (FBS)
抗生素抗真菌混合物
平板培养板或培养瓶
培养箱步骤
1. 采集小鼠脊椎:
处死小鼠并取出脊椎。
用无菌手术器具清除脊椎上的肌肉和结缔组织。
2. 将脊椎切成小片:
使用手术刀将脊椎切成 12 mm 厚的小片。
3. 骨片消化:
将骨片转移到含胶原酶 II 或胶原酶 IV 的酶溶液中。
在培养箱中 37°C、5% CO2 条件下孵育 24 小时。
每隔 3060 分钟搅拌一次。
4. 分离 MSCs:
通过 70 μm 细胞滤网过滤消化后的溶液,收集细胞悬浮液。
向细胞悬浮液中加入含有 FBS 和抗生素抗真菌混合物的 DMEM 培养基,进行离心(200 x g,5 分钟)。
弃去上清液,重悬细胞。
5. 培养和扩增 MSCs:
将细胞接种于预先涂层的培养板或培养瓶中。
在 37°C、5% CO2 条件下培养。
每 34 天更换培养基。
当细胞达到 8090% 融合时,进行传代。
注意: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整个过程。
使用新鲜的小鼠脊椎,避免冷冻和解冻。
优化酶溶液的浓度和孵育时间以获得最佳的细胞产率和活力。
定期监测培养物并更换培养基以保持细胞的健康状况。
3、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
材料:68 周龄小鼠
70% 乙醇
碘伏DPBS(无钙镁)
RPMI1640 培养基
10% FBS
青霉素/链霉素(100 U/mL)
25G 针头
60 mm 培养皿
细胞计数板
T25 培养瓶
步骤:1. 小鼠制备:
将小鼠麻醉。
消毒小鼠腹部。
2. 骨髓抽出:
用 25G 针头刺入小鼠股骨或胫骨。
抽出 0.51 mL 骨髓液。
3. 骨髓液处理:
将骨髓液转移到 60 mm 培养皿中。
加入相等体积的 DPBS 稀释。
缓慢加入 3 mL RPMI1640 培养基,同时轻轻吹打混匀。
4. 密度梯度离心:
将细胞悬液转移到 15 mL 离心管中。
在底部加入 4 mL Percoll(比重 1.077)。
缓慢离心 40 分钟,2000 × g,室温。
5. 间充质干细胞收集:
小心的吸取层状带(位于 Percoll 和培养基界面)中的细胞。
用 RPMI1640 培养基洗涤细胞 2 次(1200 × g,5 分钟)。
6. 细胞培养:
将细胞悬液接种到 T25 培养瓶中,每瓶加入 10 mL 培养基(RPMI1640 + 10% FBS + 青霉素/链霉素)。
37°C,5% CO2 培养。
注意:保持无菌操作。
轻柔处理细胞以避免损伤。
定期更换培养基(每 34 天)。
间充质干细胞通常在培养 710 天后贴壁。
贴壁后,可分离细胞用于进一步实验。
4、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提取
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iASCs)提取
材料:24 周大的小鼠
PBS(磷酸盐缓冲液)
胶原酶 IV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 (DMEM)
胎牛血清 (FBS)
青霉素链霉素
胰蛋白酶EDTA
步骤:1. 屠宰小鼠:
以适当的方式屠宰小鼠。
用 70% 乙醇对腹部区域进行消毒。
2. 脂肪组织摘除:
用剪刀和镊子仔细摘除腹部的脂肪垫。
将脂肪组织转移到盛有冷 PBS 的无菌培养皿中冲洗。
3. 脂肪组织消化:
将脂肪组织转移到含有胶原酶 IV(1 mg/ml)的无血清 DMEM 中。
将培养皿置于 37°C 的摇床中孵育 30 分钟。
间歇性摇晃以促进消化。
4. 酶消化终止:
用含有 10% FBS 的 DMEM 终止消化。
小心不要搅拌,因为这会破坏细胞。
5. 细胞过滤:
将消化液通过 100 μm 滤网过滤以去除未消化组织。
将滤液收集到一个新的无菌离心管中。
6. 离心:
以 300 x g 转速离心 10 分钟。
弃去上清液,保留沉淀。
7. 红血球溶解(可选):
如果存在大量红血球,则使用红血球溶液进行溶解。
按照制造商说明进行操作。
8. 重悬并培养:
用含有 10% FBS 和青霉素链霉素的 DMEM 重悬细胞。
将细胞接种到培养瓶中并置于 37°C、5% CO2 的培养箱中培养。
细胞鉴定:
提取后,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或免疫组织化学对 iASCs 进行鉴定。
iASCs 通常表达 CD29、CD34、CD44 和 CD90 等间充质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