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干细胞移植动态动员(自体移植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流程)
- 作者: 张若峤
- 来源: 投稿
- 2024-12-11
1、自体干细胞移植动态动员
自体干细胞移植动态动员
自体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某些类型癌症的医疗程序,其中从患者自身的骨髓或血液中收集造血干细胞,并在高剂量化疗或放射治疗后将它们重新注入患者体内。
动态动员是一种促进干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过程,使其能够更容易被收集。有两种常见的动态动员方法:
细胞因子动员:使用称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的药物注射患者。这些药物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干细胞并释放它们到血液中。
化疗动员:使用一种称为环磷酰胺的化疗药物,它会损害骨髓并导致干细胞释放到血液中。
动态动员的过程
1. 基础测试:在开始动员之前,将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以评估他们的基线干细胞计数。
2. 动员剂量:患者将根据体重和基线干细胞计数接受特定的动员剂量。
3. 动员期:动员剂通常每天注射 47 天。在此期间,患者将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干细胞计数。
4. 采集:当干细胞计数达到目标水平时,患者将进行采集程序,收集血液和骨髓中的干细胞。
5. 移植:一旦干细胞被收集,它们就会被处理并重新注入患者体内。
自体干细胞移植动态动员的优点
与其他干细胞来源相比,自体移植的排斥风险较小。
可以从多种来源收集干细胞,例如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
动态动员技术在促进干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方面非常有效。
自体干细胞移植动态动员的风险
感染:动员剂可能会削弱免疫系统,使患者更容易感染。
骨痛:动态动员剂会引起骨痛,尤其是在高剂量时。
脾肿大:动员剂会导致脾脏肿大,这可能会导致腹痛和恶心。
白细胞减少症:动态动员剂会降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这会增加感染风险。
在决定是否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时,必须仔细权衡这项程序的潜在利弊。
2、自体移植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流程
自体移植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流程
1. 化疗或放疗
对患者进行高剂量的化疗或放疗,以清除骨髓中的肿瘤细胞。
2. 造血生长因子注射
注射造血生长因子(例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刺激骨髓产生大量造血干细胞。
3. 细胞因子采集
患者通过以下方法收集造血干细胞: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PBSC):从静脉中采集血液,通过分离机过滤出造血干细胞。
骨髓穿刺和采集:从骨髓中直接抽取造血干细胞。
4. 细胞制备
采集到的细胞进行制备,去除红细胞和其他不需要的细胞。
5. 冷冻保存
制备好的造血干细胞冷冻保存至使用时。
具体流程1. 动员(35 天):注射造血生长因子以刺激骨髓产生造血干细胞。
2. 采集(15 天):使用 PBSC 或骨髓穿刺采集造血干细胞。
3. 制备(12 天):去除采集到的细胞中的红细胞和其他不需要的细胞。
4. 冷冻保存:将制备好的造血干细胞用冷冻保护剂保存并冷冻在液氮中。
注意事项动员采集过程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例如骨痛、恶心和疲劳。
动员采集的成功率取决于患者的健康状况、接受的治疗类型和生长因子剂量。
采集到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决定了患者的移植结果。
3、自体移植 干细胞动员剂 价格
以下列出了自体移植干细胞动员剂的平均价格:
名称 | 价格范围
||白介素2 (IL2) | 10,00020,000 美元/疗程
格拉斯蒂摩林 (GCSF) | 1,0002,000 美元/射程
培美曲塞 | 1,5002,500 美元/疗程
莫斯汀 (Mozobil) | 2,0003,000 美元/摄入
其他费用除了动员剂费用外,您还可能需要支付以下费用:
实验室检查
住院费医生费用
麻醉费用
价格变化因素
动员剂价格可能因以下因素而异:
所使用的特定动员剂
治疗次数
所在国家或地区
保险范围
重要提示这些价格只是估计值,实际成本可能会有所不同。
请咨询您的医疗保健提供者以获取有关您具体情况的准确价格信息。
动员剂通常由健康保险承保,但患者可能需要支付共同支付或自付费用。
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方案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方案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SCT) 是一项医疗程序,其中从患者体内收集造血干细胞 (HSC),在进行高剂量化疗或放疗后重新输回患者体内。为了动员 HSC 从骨髓释放到外周血,需要使用动员方案。
动员策略化学动员:使用细胞因子,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来刺激 HSC 释放。
免疫抑制:使用抗体或小分子抑制剂来阻止 HSC 结合骨髓基质。
化学和免疫抑制联合:通常用于增加 HSC 的释放。
动员方案实例
GCSF 单独动员:
GCSF 注射 510 μg/kg/天,持续 57 天
GCSF 和抗 CD34 抗体联用:
GCSF 注射 510 μg/kg/天,持续 57 天
抗 CD34 抗体,如 plerixafor,在 GCSF 注射后 46 小时单次注射
GMCSF 单独动员:
GMCSF 注射 250 μg/m2/天,持续 57 天
GMCSF 和抗 CD34 抗体联用:
GMCSF 注射 250 μg/m2/天,持续 57 天
抗 CD34 抗体,如 plerixafor,在 GMCSF 注射后 46 小时单次注射
辅助措施血小板生成素:可与 GCSF 或 GMCSF 联用,以增加动员的 HSC 数量。
静脉注射白蛋白:可改善 HSC 的释放。
白介素 11:一种细胞因子,已被证明可以增强 GCSF 的动员作用。
选择动员方案
选择动员方案取决于患者的诊断、健康状况和可用的资源。通常,对于预后较好的患者,会使用较温和的方案,而对于预后较差的患者,会使用较强的方案。
评估动员通过外周血中的 CD34+ 细胞数量来评估动员的有效性。达到一定数量的 CD34+ 细胞后,就可以进行 HSC 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