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干细胞与基底母细胞(表皮基底细胞与基膜之间的连接结构)
- 作者: 李竞琛
- 来源: 投稿
- 2024-12-26
1、表皮干细胞与基底母细胞
表皮干细胞和基底母细胞
定义表皮干细胞 (LSC):位于表皮基底层的罕见且长期自我更新的细胞,具有产生所有表皮细胞类型的潜能。
基底母细胞 (KMC):位于表皮基底层的非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不同表皮细胞类型的有限能力。
特点位置:LSC 和 KMC 均位于表皮基底层。
自我更新:LSC 具有无限的自我更新潜力,而 KMC 具有有限的自我更新能力。
分化:LSC 可以分化为所有表皮细胞类型,包括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KMC 主要分化为角质形成细胞。
标记物:LSC 表达独特的标记物,如 p63、K15 和 K19。KMC 表达 K5 和 K14。
功能表皮维持:LSC 和 KMC 共同负责维持和再生表皮。
伤口愈合:在伤口愈合过程中,LSC 和 KMC 迁移到伤口部位并产生新的表皮细胞。
皮肤病:LSC 及其功能缺陷与各种皮肤病有关,如银屑病、湿疹和皮肤癌。
关系LSC 被认为是 KMC 的来源。
KMC 从 LSC 分化并作为 LSC 的中间细胞。
LSC 和 KMC 共同构成表皮干细胞池,负责表皮的再生和维持。
2、表皮基底细胞与基膜之间的连接结构
半桥粒连接
表皮基底细胞与基膜之间的连接结构是半桥粒连接。
半桥粒连接是一种细胞连接,它在表皮基底细胞与基膜之间形成机械和化学键,提供结构稳定性和细胞间沟通。
结构:半桥粒连接由跨膜蛋白组成,包括:
层粘连蛋白(Laminin332):连接基底细胞基底侧的细胞外基质。
IV型胶原(主要为α6β4异构体):位于层粘连蛋白下方,锚定至基底细胞的细胞膜。
18型胶原(endostatin):形成连接基底细胞与IV型胶原的网络。
在基底细胞内,半桥粒连接蛋白通过胞质蛋白整合素β4和α6β4连接到细胞骨架。
功能:结构稳定性:半桥粒连接通过将基底细胞锚定至基膜,为表皮提供结构稳定性和机械支撑。
细胞极性:半桥粒连接有助于建立表皮细胞的极性,将其基底侧暴露于基膜,而顶侧暴露于表皮表面。
细胞间沟通:半桥粒连接允许细胞外信号分子和离子在基底细胞之间传递,调节表皮发育和稳态。
表皮更新:半桥粒连接的扰动与表皮损伤和疾病有关,例如水疱病和大疱性皮肤松弛症。
3、表皮干细胞约占表皮基底细胞的
1520%
4、表皮干细胞与基底母细胞的关系
表皮干细胞与基底母细胞的关系
定义表皮干细胞:位于表皮基底层,负责表皮更新和分化的多能干细胞。
基底母细胞:基底层中经过有限增殖的过的成熟细胞,主要负责表皮的分化。
关系表皮干细胞和基底母细胞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
1. 干细胞池的补充:
基底母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可以产生更原始的表皮干细胞,从而补充表皮干细胞池。
2. 层状分化:
表皮干细胞会分化成基底母细胞,基底母细胞进一步分化成更表面的表皮细胞(如角质形成细胞)。
3. 细胞周期调节:
表皮干细胞控制基底母细胞的细胞周期。它们释放信号分子,调节基底母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4. 损伤修复:
当表皮受损时,表皮干细胞被激活并分化成基底母细胞,参与创伤修复。
调控因素表皮干细胞和基底母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受以下因素调节:
生长因子
细胞间信号
微环境临床意义
了解表皮干细胞和基底母细胞之间的关系对于以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皮肤疾病的治疗:靶向表皮干细胞和基底母细胞可以为牛皮癣、湿疹和痤疮等皮肤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伤口愈合:表皮干细胞和基底母细胞的活动对于有效的伤口愈合至关重要。
抗衰老:表皮干细胞的衰老与皮肤老化相关。研究这些细胞可以为抗衰老疗法提供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