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多(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几种类型)
- 作者: 杨伊桃
- 来源: 投稿
- 2025-02-01
1、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多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过多
定义:外周血(PB)造血干细胞(HSC)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正常情况下,PB 中 HSC 的浓度很低,通常少于 5% 总核细胞。
病因:良性疾病:
应激性造血:感染、炎症、创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相
家族性良性嗜中性白细胞增多症
恶性疾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临床表现:
血液学改变:
白细胞计数升高,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脾肿大
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
疲劳
发烧
盗汗
体重减轻
诊断:外周血细胞学:显示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存在原始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 PB 中 HSC 的表达的特征性标记,如 CD34 和 CD90
骨髓检查:表现为增生性改变,骨髓中 HSC 浓度升高
治疗:取决于潜在病因:
良性疾病:通常不需要治疗,解决诱因后会自行缓解
恶性疾病: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化疗或靶向治疗
预后:大多数良性疾病的预后良好。恶性疾病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几种类型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有两种类型:
自体移植:使用患者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异体移植:使用与患者匹配的捐赠者的造血干细胞。
3、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多少钱一瓶
抱歉,我无法提供此信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成本因多种因素而异,例如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治疗的类型。请咨询您的医生以获取更多信息。
4、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几次
通常,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次数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采集方法。但一般来说,以下情况需要进行多次采集:
多种因素导致的干细胞动员不良
年龄较大(>55 岁)
体重过高(>100 公斤)
先前接受过化疗或放疗
造血干细胞计数低
采集条件差(如天气寒冷、采血器材问题)
单采法单采法需要多次采集以收集足够的干细胞。通常需要 23 次采集,每次间隔 12 天。
持续采集法
持续采集法可一次性收集大量干细胞,因此通常只需要采集一次。
其他注意事项
如果患者在采集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采集可能需要暂停或中止。
捐献者通常需要在采集前接受动员剂(如 GCSF)以增加造血干细胞的数量。
每次采集之间的时间间隔和采集次数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动员剂的使用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