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不造血干细胞(人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含量)
- 作者: 李知涵
- 来源: 投稿
- 2024-12-11
1、外周血不造血干细胞
外周血不造血干细胞
定义外周血中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能力的干细胞样细胞。
来源骨髓中流出的祖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其他来源(如脂肪组织、血管)
特征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如 CD34、CD133 等)
具有有限的增殖能力
无法长期维持造血
可分化为单系细胞(例如成熟的红细胞、粒细胞或血小板)
功能外周血不造血干细胞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储存和动员造血干细胞
促进血管生成
参与免疫调节
修复受损组织
临床意义外周血不造血干细胞用于:
骨髓移植中的桥接治疗:在骨髓移植术前暂时提高外周血干细胞的数量。
血管疾病的治疗:刺激血管再生和改善血流。
免疫调节:调节免疫反应,治疗免疫性疾病。
与造血干细胞的区别
| 特征 | 外周血不造血干细胞 | 造血干细胞 |
||||| 自我更新 | 无 | 有 |
| 多系分化 | 无 | 有 |
| 表面标志物 | 不表达 CD34、CD133 等 | 表达 CD34、CD133 等 |
| 功能 | 储存、动员造血干细胞 | 维持造血 |
| 临床意义 | 桥接治疗、血管疾病治疗、免疫调节 | 骨髓移植、再生医学 |
2、人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含量
人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HSC) 的含量
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含量极低,约为:
CD34+ 细胞: 每毫升外周血约 0.22 个细胞
CD34+CD38 细胞: 每毫升外周血约 0.020.2 个细胞
这些细胞占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的 0.010.1%。
影响 HSC 含量的因素
以下因素会影响外周血中 HSC 的含量:
年龄: HSC 含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种族: 某些种族(例如非洲裔)的外周血 HSC 含量较高。
性别: 女性的 HSC 含量通常高于男性。
健康状况: 感染、炎症和某些疾病会影响 HSC 含量。
药物: 某些药物(例如化疗)会降低 HSC 含量。
收集外周血 HSC
由于外周血中 HSC 含量低,因此收集用于移植的 HSC 通常需要通过白细胞分离术(WBC 分离)。WBC 分离涉及从外周血中收集富含白细胞的细胞悬液,然后使用正或负选择方法分离 HSC。
通过 WBC 分离,通常可以从外周血中收集足够的 HSC 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3、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不良反应
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局部疼痛:采集部位(通常为手臂)周围可能出现疼痛或不适感。
皮下出血:采集针头插入部位可能会出现轻微皮下出血。
瘀青:采集部位周围可能出现瘀青。
皮肤刺激:采集过程中使用的抗凝剂(如肝素)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或皮炎。
低血钙:采集过程中的抗凝剂(如枸橼酸盐)会与血浆钙结合,导致血钙水平暂时下降。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采集过程中,看到大量血液或经历疼痛可能会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应,表现为头晕、恶心或晕厥。
发热或寒战:采集后,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或寒战,通常是暂时的。
偶见不良反应
感染:采集部位或使用的导管可能会发生感染,尤其是免疫力较差的患者。
深静脉血栓形成:采集过程中使用的静脉导管可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腿部疼痛或肿胀。
肺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脱落并移动到肺部,导致肺动脉栓塞。
血小板减少:采集过程可能会导致血小板计数暂时降低。
罕见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对抗凝剂或其他采集材料过敏可能会导致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或全身性皮疹。
脾破裂:脾脏位于靠近采集部位,很少情况下,采集过程可能会导致脾破裂。
管理不良反应
采集过程中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医护人员会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管理,例如:
局部疼痛:给予止痛药。
皮下出血或瘀青:加压止血。
皮肤刺激:局部使用抗组胺药或类固醇药膏。
低血钙:补充钙剂。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平卧休息,必要时给予液体。
发热或寒战:给予解热镇痛药。
感染:抗生素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血剂治疗。
肺动脉栓塞:血栓溶解药物或手术治疗。
血小板减少:输血。
过敏反应: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素。
脾破裂:紧急手术治疗。
大多数不良反应都是轻微且暂时的,但重要的是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
4、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优点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的优点:
收集方便:
从外周血中收集干细胞,无需进行侵入性骨髓穿刺术。
使用生长因子刺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收集过程相对舒适。
移植后恢复更快:
外周血干细胞比骨髓干细胞增殖和分化速度更快。
导致移植后粒细胞恢复时间更短,降低感染风险。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风险降低:
外周血干细胞中 T 细胞含量较少,这可能降低 GVHD(由供体免疫细胞攻击受体组织)的风险。
随着 T 细胞减毒技术的发展,骨髓移植中的 GVHD 风险也在降低。
供者限制较少:
外周血干细胞可以从尚未接受过广泛化疗或放疗的供者中收集。
这拓宽了供者池,增加找到合适供者的可能性。
容易进行二次移植:
如果第一次移植不成功,可以更容易地从相同的供者获得额外的外周血干细胞。
其他优势:
可以进行自体移植(使用患者自己的干细胞),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可以使用体外方法处理外周血干细胞,去除有害细胞或调节免疫反应。
随着技术进步,PBSCT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