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胚胎形态特征(干细胞胚胎形态特征有哪些)
- 作者: 刘穆心
- 来源: 投稿
- 2025-01-20
1、干细胞胚胎形态特征
胚胎干细胞(ESC)
大小:510 μm
形状:圆形或略微卵圆形
细胞质:高度空泡化,含有丰富的细胞器
细胞核: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含有明显的核仁
表面标记:Oct4、Sox2、Nanog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
大小:与ESC相似(510 μm)
形状:更不规则,可能呈扁平形
细胞质:空泡化程度较低,细胞器含量较少
细胞核:核仁较小或不存在
表面标记:Oct4、Sox2、Nanog,与ESC相似但表达水平可能较低
比较大小和形状:ESC略小且形状更规则。
细胞质:ESC的空泡化程度更高。
细胞核:ESC的核仁更明显。
表面标记:ESC和iPSC都表达Oct4、Sox2和Nanog,但表达水平可能不同。
2、干细胞胚胎形态特征有哪些
干细胞胚胎形态特征
胚泡期(受精后第45天)
内细胞团(ICM):中心簇状细胞,发育为胚胎(胎儿)。
滋养层:外层细胞,发育为胎盘。
囊胚期(受精后第56天)
囊胚腔:充满液体的空腔。
滋养层:覆盖胚泡的细胞层。
内细胞团:嵌入滋养层的细胞簇。
内胚层(受精后第7天)
扁平细胞:附着于滋养层。
原始内胚层细胞:位于内细胞团内部。
外胚层和中胚层(受精后第8天)
外胚层:圆形、柱状细胞,形成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中胚层:多形细胞,形成肌肉、骨骼、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
早期原条期(受精后第1516天)
原条:背侧线状加厚,是胚轴的开始。
原肠胚层:三胚层沿原条移位。
晚期原条期(受精后第1822天)
胚轴:原条中心形成,前后轴建立。
三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3、干细胞胚胎形态特征是什么
早期胚胎发育阶段的干细胞胚胎形态特征:
桑椹胚(约 24 天后):
由 816 个细胞组成,称为胚泡细胞
细胞呈不规则形状,类似桑椹
形成一个紧密的细胞团,由透明带包围
囊胚(约 56 天后):
由两部分组成:
内细胞团:大约 3070 个细胞,形成胎盘和胚胎
滋养层:一层细胞,将胚胎包裹在称为滋养层囊泡的空腔内
透明带逐渐消失,滋养层囊泡开始孵化
滋养卵泡(约 612 天后):
滋养层囊泡随着胚胎发育而扩大
发生植入,滋养层细胞附着在子宫壁上
着床囊胚(约 912 天后):
胚胎植入子宫壁的浅表层
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内膜,形成胎盘
内细胞团与滋养层分离,形成两层胚胎:胚层和滋养层
4、干细胞胚胎形态特征描述
干细胞胚胎形态特征描述
未压缩的胚胎
卵母细胞 (MII):直径约 200 μm,胞质透明,可见偏心的卵核和极体。
受精卵 (1 细胞):直径约 140 μm,卵黄膜明显,可见 2 个原核。
2 细胞胚胎 (2 细胞):直径约 130 μm,2 个细胞大小相等,卵黄膜变薄。
4 细胞胚胎 (4 细胞):直径约 120 μm,细胞排列松散,卵黄膜消失。
压缩的胚胎
紧密 4 细胞胚胎 (紧密 4 细胞):细胞紧密排列,直径约 100 μm,细胞间隙宽度小于细胞直径。
桑葚胚胎 (桑葚):直径约 120 μm,816 个细胞不紧密排列,细胞间隙宽度大于细胞直径。
扩张卵泡胚胎 (雪片):直径约 150 μm,1664 个细胞形成空心囊腔,细胞质变薄。
囊胚 (囊胚):直径约 180 μm,由胚泡和滋养层组成,胚泡包含胚盘和内细胞团。
囊胚孵化(囊胚脱离滋养层)
早期孵化 (早期):滋养层破裂,胚泡部分暴露。
孵化 (孵化):胚泡完全脱离滋养层。
晚期孵化 (晚期):胚泡完全脱离滋养层,周围有滋养层碎片。
其他特征碎片化:胚胎中可见碎片或空泡。
细胞质:清晰透明或颗粒状。
核:大小、形状和数量异常。
着丝粒:着丝粒可见或不可见。